元宵节恰迎雨水三候,草木萌动
2021年02月26日是元宵节,古时又称上元节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宵”,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
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,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,只称正月十五、正月半或月望,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。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,又称上元,唐末才偶称元宵。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。到了清朝,就另称灯节。在国外,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,中国人素有赏花灯、吃汤圆、吃元宵、猜灯谜、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。
小编也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!
正处雨水节气期间的元宵节,赶上了烟雨朦胧,少了些举头望明月的机会,但不会少了全家团圆的兴致。
每个节气都有“三候”,所谓的三候是指任意节气中三个阶段的物候变化现象,即包含了动植物和非生物的变化现象,反应了该节气的气候变化。通常“一候”有五天,而一个节气有三候,所以一个节气一共有15天。此时,我国处于雨水节气期间,而雨水节气的三候分别是:一候獭祭鱼;二候二候鸿雁来;三候草木萌动。而现在我们即将迎来雨水节气期间的第三候——草木萌动。
— 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 —
雨水第三候“草木萌动”是一年七十二候中的第六候。天地之气交而为泰,故草木萌生发动矣。是为可耕之候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是月也,天气下降,地气上腾。天地和同,草木萌动。”在 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中,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。从此,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雨水赋云:天一生水,东风解冻,润物无声,草木萌动。此时节,春山入帘,白鲦出水,黄鹂拂羽,野径成泊。农家备桑耕,松山听溪声。开窗可莳花草,临篬坐看灌甽。小楼一夜听雨,茶山擎伞独行。待雨霁,初晴,但寻芳草绿,莫问白云升。空山新雨后,鸟鸣春涧中。
— 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 —
草木萌动,一听就是万物复苏的景象,那么它所对应的传统色是否这般盎然呢?
— 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 —
同样这一节气也对应四个色,起于“欧碧”,
承于“春辰”,转于“碧山”,合于“青青“
“起”是开始,它奠定了整体的基调。欧碧,特制一种浅绿色牡丹花,古来稀有,价价值在牡丹花王“姚黄”之上,此色贵矣。 而“承”,顾名思义就是承上启下,春辰,呼应春天的晨星之色,浩瀚宇宙中给出了春天的暗示,一点希望,一点微茫。“转”是更深入探究确定效果,碧山,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出自辛弃疾《贺新郎·甚矣吾衰矣》,意思是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,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。相看两不厌,一个生命礼敬另一个生命的端正。而“合”(结束)于青青,一青再青,源于纯正,绿到不杂不假。
— 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 —
梯田,绿映浪水万水争春,依山就势,春的姿态,像形态各异的镜子一样静默于此。水面上的倒影因势而变,四季变幻,色彩纷呈——绝对的静与绝对的动,对立而共同的存在。而无数埂坎所形成的律动的线条,像是在镜面上流淌欢动,不知来处不问去处。
— 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 —
绿色系渐变面料,来表现梯田水面的光影变化,刺绣的线条表现柔和律动,银色的材质具有装饰感,表现出镜面的光影质感,而用“绿幽灵”来完成“点睛之笔“,点缀之余使整件作品更有寓意。